2018年,融资租赁公司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2018年5月,融资租赁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内外资融资租赁与金融租赁正式进入银保监会统一监管。与此同时,去杠杆大幕拉开,债券违约潮起,金融租赁行业也开始经历流动性危机,并逐渐收紧业务规模。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金融租赁企业在过去十年间每年平均新增6家企业,2018年只新增1家。此外,据2018年多家金融租赁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已有9家金融租赁公司出现净利下降,业务量也较往年大为减少等。
这些迹象表明,金融租赁行业已逐渐告别以往高速增长的局面,抵达瓶颈期。这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所致,融资成本较以往高,资产质量下滑;另一方面,也和金融租赁主要依赖利差的利润模式有关。在未来,金融租赁要进一步突破目前的难局,有待于探索良好的经营模式,以此实现二次进阶。
对于金融租赁行业的未来,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租”)董事长熊先根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及,首先,要解决自身发展的特色问题;其次,这个行业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政策、文件精神落地还不够完善,希望外部政策能更加健全,保障行业更加健康向上发展。
规模速增
经过此前27年的断断续续探索调整后,自2007年起,由于金融市场化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催生市场需求,银行、央企的入股,金融租赁行业资金实力大增,由此开始渐成规模。
据了解,首批设立四家金融租赁公司。到了2014年,由于银监会发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降低了金融租赁公司设立门槛,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力的国内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始发展,2018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数量达到70家,累计注册资本约为2000亿元。
在这十年之间,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增长了10倍。其中,2015年开始,节奏明显加快。对此,熊先根对记者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策背景。2015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二是业务发展。当时国家正在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大飞机、海洋经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涉及的领域都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都是金融租赁服务的对象。这意味着,金融租赁可以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拓展业务空间,前景可期,所以当时会有许多资本涌入这个行业。
而中信金租总裁俞子彦也对记者提及了上述两个原因,此外他还补充道,“一带一路”各地自贸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税收优惠刺激也对此有促进作用。
未来对于金租企业的审批速度如何,熊先根对记者表示,审批规模降低及未来审批节奏,不可预知。目前有分析称,从前两年大放闸到2018年突然收紧,或与银保监会2018年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大环境有关。当然,与租赁监管权限变更也有关系。
抵达瓶颈
但在2018年,据聚创资产统计,金融租赁行业只新增一家公司,在牌照审批放缓的同时,其净利润也在下降。
而据多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2018年半年报显示,有9家金融租赁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也有的开始出现亏损。多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在10%以上,农银金融租赁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0%。
对于2018年金融租赁行业部分企业出现净利下滑的情况,俞子彦对记者分析,影响行业利润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融资成本上升。从2017年开始,受市场因素影响,资金市场流动性趋紧,整个市场上融资成本高涨。租赁行业利差缩小,影响了租赁行业的盈利能力。二是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资产率有所上升。受市场环境影响,行业的逾期租金率和不良率较之前有所上升,金租公司就得加大计提拨备以防范风险,也影响了盈利水平。
熊先根则对记者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与当前的经济形势相关。总体宏观经济下行,加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租赁行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强监管背景下,尤其是对地方政府融资的从严管控,对金融租赁公司冲击较大。二也与市场利率上升有关。2018年上半年受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成本走高。融资利率提高,加之融资规模随资产规模增长而增长,综合资金成本上升。三与公司经营成本上升有关。业务规模扩大需要,员工人数和成本增长,使得支出总额上升。
同时,俞子彦还表示,目前金融租赁行业租赁资产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趋缓,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受去产能、去杠杆压力影响,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信用风险显露。与此同时,金融租赁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同质化严重、风险逐步加大等问题。对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应回归租赁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坚持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强化创新驱动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增强盈利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除了业务放缓,记者注意到,对于金融租赁的监管,也开始趋向统一监管。2018 年 5 月,商务部网站发布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称商务部已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
对于上述监管的变动,俞子彦对记者表示,统一监管结束了融资租赁行业多头监管的现状,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未来监管部门将会更加注重融资租赁公司实质性业务开展情况,鼓励优势资本整合,引导租赁企业从资金脱媒、脱虚向实,到更加重视服务实体经济转变,回归金融本源,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化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促使金融租赁企业在行业规范化的过程中受益。”
熊先根解释道,一是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等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开闸”以来,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处于多头管理局面。金融租赁公司归口银保监会管理,为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为一般工商企业。其中,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由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审批,外资则向商务部备案。融资租赁等类金融机构均涉及债权,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理论上,就应当纳入银保监会监管范围。二是此举也有利于金融稳定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引导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
二次进阶
在目前情况下,金融租赁行业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来实现二次进阶。
有分析师曾对记者表示,在业务模式上,如何逐步脱离回租业务的红海竞争,向经营性租赁、直接租赁的结构性转型,其中面临哪些问题完全可以形成与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融资渠道上,如何进一步多元化。在资产端上,如何进一步形成特色化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都是金融租赁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民生金融租赁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回租占租赁总资产的比例持续高居80%以上,凸显了租赁的融资特性,而对租赁融物特征有所淡化。未来需要分两步实现结构优化,分别达到“两个并重”,第一步是直租与回租并重,即尽快使直租占比达到30%~50%;第二步是经营性租赁与融资租赁并重,使前者在行业的占比达到30%~50%。
关于融资问题,民生金融租赁总裁万晓芳曾公开表示,在租赁公司尚未实现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下,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同业借款,虽受益于银行系的背书背景,主动授信的银行众多,但资金成本不具有竞争优势。
不过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而言,要实现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也取决于公司项目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熊先根也对记者表示,金融租赁首先要解决自身发展特色问题。首先要跟银行有差异,从服务的行业、客户,到推出的产品,要有自身的特色。比如经营性租赁业务,在设备采购、设备日常管理、租赁期结束后设备处置全流程的设备管理能力。其次是做银行不愿意做的,“租赁公司应该尽快布局,要沉下心,用工匠精神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深耕某些区域,比银行做得更细,服务更到位,再加上有设备管理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熊先根也坦言,对于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已有40年的历史,不过一些配套措施、政策、文件精神落地还不够完善,希望外部政策环境能够更加健全,保障行业更加健康向前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