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不断深入,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银行的运作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金融科技是源自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及金融科技来自我赋能以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11月20日,由《中国经营报》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富民银行常务副行长晏东在“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经济”圆桌论坛环节中表示:“互联网不会改变银行的本质,改变的是银行金融风控模式和服务模式。银行功能的发挥可以不依赖于网点,借助数字化运营的效果更佳。”
多重赋能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在银行的应用日益深入,运用科技手段破除金融发展瓶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增强金融普惠能力正逐渐显现。
晏东认为,“金融科技给服务实体经济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金融服务实体的精髓在于真正将‘产’和‘融’结合起来。以富民银行为例,我们提出了打造多重赋能型数字化生态银行的战略目标。”
晏东表示,银行机构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金融科技介入产业链从场景搭建到形成生态的过程。在其看来,科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赋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赋能,银行给自己赋能,把自己做强大;二是合作赋能,将能力输出出去,为产业、生态、场景服务;三是生态赋能,做到生态之间的互相赋能。不断兴起的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都为银行的自我赋能、合作赋能、生态赋能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更多的跨界融合与多重赋能,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给市场以更大的价值。
那么,银行到底该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才能给自身带来竞争优势?
晏东认为,“银行应在开放平台来展业,连接互联网上所有的创新模式和场景,这才是‘银行+互联网’的正确姿势,也是主流开放银行的能力。”
“通过解析数字化银行的构建逻辑可以发现,对数字化银行的打造来说,只有银行本身实现了自身的数字化,外部赋能对于银行来说才是真正高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是标准化的数字化银行,一定要把自己先打造好,再接受外部金融科技的赋能。只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才有可能做到全面的数字化。银行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自我赋能、合作赋能、生态赋能等,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动能。”晏东表示。
触达实体
有了金融科技的赋能,怎样有效触达实体经济也是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
对此,晏东称:“要真正解决场景和金融服务的问题,就要往生活服务和旅游服务等领域聚焦,真正地触达场景,才能解决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他举例称,“中国有1700万APP,每一个APP都对应着一个场景,背后是一个个初创或小微企业,他们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1700万APP中银行服务是缺位的。”
“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让银行服务触达到每个APP中,利用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运用云计算,运用行为分析理论来分析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习惯,来预测其消费行为,从而进行客户的准确定位,所以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进行市场营销,以及进行风险的管控,同时也让客户在使用APP的时候,感受到和场景相关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度。”晏东如是说。
据晏东介绍,富民银行继打造API和SDK后,以链接为导向,利用金融科技不断提升触达实体经济场景能力,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互联网开放平台,为行业赋能。
“我行互联网开放平台通过连接手段,通过SDK、开放API等形式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嵌入到各个场景端触达终端客户,从而解决银行获客难的问题。对银行金融服务能力聚合,通过服务再次组装形成行业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提供鉴权确权、沙箱环境、流控分流、金融产品服务、原子服务等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实现行业赋能。”
关于服务怎样有效触达客户方面,晏东最后总结称,富民银行正在通过金融科技的力量让金融服务触达场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用户黏性,进而积累更多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效率、量体裁衣,形成生态布局,而更多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则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给市场以更大的价值。
晏东表示,我们处于互联网大潮之中,科技创新中的风险传播可能会更快,这也要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要求。“我们在经营活动中,对一些风险点有非常严格的防范措施,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都有非常严格的使用标准。尽管创新和风险的平衡之道充满挑战,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去开拓创新。”晏东称。
那么,聚焦金融科技领域,具体该如何兼顾创新和风险管控?晏东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要真心拥抱监管,积极接受监管的指导和指引,在制度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多和监管进行交流和沟通;第二,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虽然自主研发是很难的,但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才能保证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服务和风险可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