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导读:目前中国还处在一个以间接投融资为主的市场。长期而言,必将从间接投融资过渡至直接投融资。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对投资者的培养都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作为1872年即初次进入中国的老牌外资行,近几年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先后经历了尝试零售业务、调整业务规划专注商业银行业务,并在全球战略转型背景下调整中国战略等阶段。
2018年,中国金融业加速开放的势头,将给德银带来哪些机遇?又将给德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带来哪些影响?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专访了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德银中国董事长高峰。
“我们在中国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发挥在跨境业务上的长处,服务中外资企业和机构。”高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德银在中国的业务还有大量潜力有待释放,业务机会主要存在其存量跨国企业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金融需求,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对“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重大项目的参与。
2015年6月,德银集团宣布启动“2020战略规划”(Strategy 2020),具体措施包括简化结构和提升效率、重新梳理业务线、关闭部分国家境内业务等。但对中国市场,德银则另作安排。
“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是德银集团的战略重点市场。”高峰对记者表示,在全球执行2020战略业务调整、人员控制的情况下,德银总部仍在加大对中国投资,升级交易银行业务的技术平台、网罗行业人才并扩大管培生招聘,不断扩充和建设业务团队等。
就中国下一步金融开放,高峰认为,我们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本机制、配套设施的建设,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规则,并且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则需要朝着机构化、专业化的方向培养成熟投资者;同时,“金融市场牵一发动全身,开放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给改革和开放以足够的空间。”
战略定位:
服务企业和机构
《21世纪》:德银自2008年实现本地法人化以来,曾尝试过直接或者间接参与零售业务,但近年来的业务重点集中在了服务企业和机构上。近两年在这两个重点领域有哪些进展?
高峰:中国加入WTO后,当时《十亿消费者》这本书引起了很大反响,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蓄势待发。在服务企业方面,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不少全球知名跨国企业的利润贡献甚至在30%以上,未来这些企业在中国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从机构角度,中国资本市场正吸引着全球投资者更直接和深入地参与其中,他们进入的步伐正在加大。
德银创立之初、进入中国的使命就是支持我们全球客户在华发展。今天,这些跨国企业仍然是我们在中国最重要的客户群,中资企业和机构相关业务也大幅增长。在中国市场上,德银的资本市场和交易银行业务相关的企业现金管理、贸易融资等领域在过去几年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经历了十年探索,我们在中国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发挥在跨境业务上的长处,服务中外资的企业和机构。
2018年,中德两国经贸往来加强,我们完成了中德之间多个备受瞩目并颇具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例如,在宝马集团提升对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持股比例至75%的交易中担任宝马的独家财务顾问,属中国汽车业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第一例;担任青岛海尔德国D股上市唯一全球协调人和联席簿记行,成为中国企业在德国发行D股的首例。
在一些金融创新领域,我们也积极参与,例如,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机制落地后,我们一直协助客户投资中国市场,目前就交易量而言,德银是债券通最活跃的银行之一。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也是我们的机会。以“一带一路”为例,德意志银行和国开行、中信保都在相关领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也和诸多客户和机构有很多合作。
《21世纪》:如何看待德银在中国退出零售银行业务?你本人如何看待国内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的发展?
高峰:零售业务并不是我们在这里的强项,关闭在华的零售业务以及后面出让在华夏银行的股份在很大程度上是集团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目前,德银集团零售业务主要立足欧洲本土市场。
站在市场和行业的角度,我认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正在引领个人金融服务行业的颠覆性变化。传统银行业、金融科技企业需要有效衔接,紧跟市场变化。而中国无论是从相关科技发展、业务模式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中国的零售金融服务能够发挥很大的引领作用。
另外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积累的个人和家庭财富正在为财富管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中国居民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人民币资产,其中又以房地产为主,这并非最佳方案。所以相较零售银行业务,长期来看,财富管理会是我们的游戏。
《21世纪》:刚才提到德银集团特别重视中国市场,那么总部对德银中国的支持有何特别之处?
高峰:集团的2020战略调整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是德银集团的战略重点市场,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在全球执行2020战略业务调整、人员控制的情况下,德银总部仍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目前在中国,我们正着力升级交易银行业务的技术平台、网罗行业人才并扩大管培生招聘,不断扩充和建设业务团队等。
《21世纪》:业内较为关注外资券商持股比例的松绑,德银在国内有合资券商中德证券,持股约三分之一。德银在中国的投行业务未来有何打算?
高峰:德银一方面积极跟监管沟通,另一方面积极跟踪市场动态。我相信,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们将有更多机会发挥在融资、并购等投行领域的专长。跨境综合业务能力是德银真正的优势所在。德银中国未来仍会立足跨境业务的优势,德银中国最开始以交易银行业务为立足之本,未来仍将致力于此。
应重视规则意识和投资者培养
《21世纪》:中资行过去十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能否结合德银自身的业务,阐述新一轮开放下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竞争与合作的空间?
高峰:在国内外市场,中资和外资有广泛的合作机遇。
无论是外资企业和机构走进来,还是中资企业和机构走出去都创造了很多机会。像德银这样的全球性银行,业务分布遍及世界、了解不同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真正做到给客户提供本土化支持,在客户基础和业务专长上都能与中资银行形成优势互补。
例如,“一带一路”为中外资企业和机构都带来了更多机会,很多国家战略性、示范性的大项目都由全球领先企业承接,所以中外资银行一定会在相关项目上配合各自的客户需求。此外,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越来越多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机构投资者都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应会扩大对托管业务的需求;同时,随着个人财富积累以及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发展,中资和外资在资产管理领域大有可为,帮助客户进行多币种、多市场的资产配置。
《21世纪》:外资金融机构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值得中资机构重视?
高峰:我认为外资行在产品创新的能力、引进国外最佳做法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风险管理和跨境服务这些领域见长。
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中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外资行对全球资本市场、监管环境的经验积累非常深厚,有很多切实的体会。尤其是中国的监管环境对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我们自己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而全球监管环境差异巨大。就这一点而言,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风险意识和监管合规领域的规则思维也值得中资银行借鉴。
《21世纪》:据你身在外资行的切身体会,未来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开放应重点落在哪些地方?
高峰:从历史的纵深来看,世界上所有全球性的大国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开放且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现在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均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也是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目前中国还处在一个以间接投融资为主的市场。长期而言,必将从间接投融资过渡至直接投融资。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对投资者的培养都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包括了基础机制、配套设施的建设,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规则,并且遵守规则。首先,与市场机制相辅的规则才是真正有效的规则;其次,所有的市场参与方都需要有风险意识,并且充分尊重市场规则。金融市场的历史教训都应该让我们看到,任何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最后都会成倍放大回来。
另一方面是对成熟投资者的培养。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仍以散户为主,所以个人投资的逻辑和理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本市场的稳定程度。成熟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多层次的投资者,所以对专业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资本市场开放就是让资金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中国的这条路刚刚开始。金融市场牵一发动全身,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给改革和开放以空间。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不需因噎废食,坚定发展市场参与者需要的、有针对性地、更细致的符合市场规律的途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