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5日20时,美国NYMEX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徘徊在42.70美元/桶附近,盘中创下2017年7月以来最低点42.41美元/桶,这意味着NYMEX原油期货报价自10月初创下过去四年最高值76.9美元/桶以来,跌幅已超过45%。
在业内人士看来,油价大幅回落,恰恰给中国逢低囤积原油储备创造新机会。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287.2万吨,或为1043万桶/日,首次突破千万桶/日;今年前11个月原油进口量为4.18亿吨,同比增长8.4%。
随着原油进口量持续增加,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从去年的60%,增长至72.3%。
12月25日,路孚特资深石油分析师Mark Tay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逢低囤油与经济增长带动原油需求回升的共振下,12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可能突破4500万吨(即平均1060万桶/日)。
面对日益庞大的原油进口量,如何通过套期保值等措施降低原油进口成本,俨然成为新挑战。
“通常,中国与产油国签订原油采购协议时,会先约定一个采购价格波动区间,再根据当前原油价格波动情况,在这个区间内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作为原油进口基准价格。”12月25日,一位熟悉中国原油进口操作方式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但过去数年期间,市场曾出现个别产油国因各种原因突然提价的现象,令原油进口国不得不承受额外的原油进口成本。
在他看来,要解决这种风险,一方面原油进口国需尽可能拓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则加大套期保值操作,锁定原油进口的合理成本。
“但治标又治本的最佳方法,还是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国内原油产量,减少原油对外依存度。”一位国内金融机构宏观经济学家坦言,一旦原油对外依存度降低,将对中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双双稳定波动形成正向作用——此前数月中国外汇储备逐月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原油进口量增加导致相应的外汇储备消耗与日俱增,让国际投机资本往往利用油价高企(令中国外汇储备消耗加大)沽空人民币套利。
进口渠道多元化分散风险
10月国际油价大幅回落以来,中国逢低囤油的力度与日俱增。
11月21日,普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 10月份中国原油储备库存增加2909万桶,较9月库存增量骤增逾4倍,环比增速达到416.7%。
在上述熟悉中国原油进口操作方式的知情人士看来,
这种方案未必持续有效。一方面不少产油国基于改善自身财政收支压力等需要,有时会对原油进口国突然加价,导致原油进口国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很多国际原油贸易商摸清了原油进口国的低价囤油心理,也会趁机囤货“高价”卖给原油进口国,导致后者策略失效。
在他看来,要持续降低原油进口成本,中国还需积极拓展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以此分散原油进口压力,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原油进口价格。
目前,俄罗斯、巴西、沙特、阿联酋、伊朗、安哥拉、伊拉克、委内瑞拉等产油国都向中国出口大量原油。
他表示,去年3月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以来,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今年12月份俄罗斯向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将达到700万吨。
与此同时,由于多个亚洲国家成为伊朗原油出口制裁的豁免国,因此伊朗向远东国家的原油出口力度仍会持续增加。
据路透社报道,伊朗相关企业赶在11月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前,将2000多万桶原油运往远东地区多个国家保税港口仓库,陆续向远东地区国家销售。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持续推进,与越来越多产油国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密切相关。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向中国出口原油获得人民币资金,有助于促进本国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多元化并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也能减轻原油进口所造成的外汇储备消耗,助力人民币汇率平稳双向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暂缓,当前一些中国买家正考虑采购美国页岩油。
据Refinitiv汇整的船舶追踪及港口资料显示,过去两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削减至零,但市场普遍预计,在中美贸易缓和的情况下,12月中国可能会恢复约100万吨美国原油进口量。
一位熟悉美国页岩油出口运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鉴于运输成本高企(用超级油轮将美国原油运至亚洲的成本,是中东地区原油的三倍),加之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在不确定性,当前中国买家很难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量。
在他看来,除了逢低囤积与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要持续降低中国原油进口成本,中国原油进口企业还需加大套期保值力度,规避油价异常波动所带来的各类风险。
套期保值操作降低原油进口溢价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3月正式上线的国内原油期货,正给众多中国原油进口企业提供丰富的套期保值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国内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达到1691.45万手,交易额约8.57万亿元,交易量占到全球原油交易量的12%,仅次于美国NYMEX原油期货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
庞大交易量与交易活跃度,让中国原油进口企业得以借助国内原油期货套期保值操作,多次化解原油进口价格异常波动。
比如10月初受美国对伊朗原油出口制裁影响,迪拜商品交易所阿曼期货对当地原油掉期交易的溢价一度达到4.22美元/桶的历史高点,令中国原油进口企业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时,不得不支付较高的现货交割溢价。所幸不少中国原油进口企业看到国内原油期货与迪拜商品交易所阿曼期货之间的价差扩大,开展跨地套利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有效对冲了中东原油进口溢价风险。
与此同时,部分国内原油企业发现迪拜地区原油现货交割价格持续走低,转而买入阿曼原油现货,拿到国内原油期货市场逢高沽空,获取可观的价差套利收益。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坦言,当前国内大型原油进口企业在国内原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规模,仍然低于他们在NYMEX或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的操作量。究其原因,国内原油期货日盘交易时间在下午3点结束,而全球原油交易高峰期出现在欧美交易时段(即当天下午4点-晚上11点),因此它们只能将多数原油套期保值头寸拿到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内民营炼油企业在国内原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也不够“积极”。一家民营炼油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部分民营炼油企业将开工率降至50%以内,相应的原油进口量与套期保值操作额随之缩水。
“但在当前油价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只要炼油毛利润率回升引发企业炼油开工率抬高,我们必须通过境内外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原油进口成本,否则油价异常波动带来的运营亏损,是很多民营企业难以承受的。”他直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