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关键词已从外资“走进来”变成了内资“走出去”,在这一方面,除了实业,互联网行业同样具备底气和雄心。
199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互联网迎来了真正的“元年”。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时,腾讯只有2名全职员工。其实早在1993年,当时刚毕业的马化腾就考虑过创业,他最初的想法是给客户组装电脑,但很快他发现这种拼体力的工作并不是他的优势,于是转战到了一家BP机公司工作。这样的阴错阳差成就了日后的腾讯。
而此时,BAT三大巨头中唯一不是科班出身的马云正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经历了创业四次失败、多次求职被拒后,马云于1999年在杭州的一所公寓中,成立了规模只有18个人的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好事多磨,成立后的一年内,马云先后拿到了来自软银等数家投资机构的2500万美元融资。集团的首个网站是英文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不得不说,当时马云的想法太超前,超前到众人皆不知其所云,反称其为骗子、疯子。但是,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跨过了这条鸿沟,不畏惧世俗的眼光,坚持下去,成功便近在咫尺。
萌生“疯子想法”的不只马云一人。从1995年起,当时已在海外学习四年的李彦宏每年都要回国进行考察。在改革开放第三个十年开始之际,他认为,时机成熟,启程“杀”回国。2000年,李彦宏创建了百度。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拿到两笔总计11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金。李彦宏并没就此止步,2001年,他在董事会上提出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开展竞价排名计划的转型策略。不出意外,这个提议遭到股东们的一致反对。此时,百度的收入完全来自于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支持。转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意味着百度会失去原有客户,而竞价排名模式能否盈利还是个未知数。这似乎也是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疯子”策略。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期,面对互联网由PC端转向移动端的挑战,马化腾也做出了自我颠覆的战略构想——研发与QQ有竞争关系的微信。这一构想与马化腾一路走来的创业经历不无关系,创新始终是他前进的原动力:此前,面对MSN的强劲势头,马化腾要求产品每天及时迭代,且要更适应国人使用习惯,譬如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结构做了大量优化,提高文件传输速度,设置聊天室和个性化的创新……这些举措帮助马化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一次快速的转型为我们赢得了一张宝贵的移动互联网船票。”马化腾说。
事实证明,他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创新的决策、改革没有错。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正与各个垂直行业不断融合,数字化正从经济领域向民生、政务等领域迅速扩展,各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数字化需求。在BAT的引领下,携程、聚美优品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企业强则国强。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大国,光纤网络用户2.6亿、4G用户8.9亿、移动互联网用户11.7亿。正是李彦宏、马云、马化腾这种“向死而生”的创新精神撑起了快速崛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
2018年伊始,李彦宏成为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第一次登上该杂志封面。在该期周刊刊发的专访中,李彦宏被赋予创新者“the innovator”的称谓。
强国利器企业强则国强。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大国,正是李彦宏、马云、马化腾这种“向死而生”的创新精神撑起了快速崛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