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也交了一份差强人意的答卷。一面是票房破600亿的新高,一边是增速创三年来首次低于10%,600亿票房面前的中国电影产业不应盲目乐观。
一直到2018年最后两天,中国电影票房终于艰难突破600亿。2018年12月31日晚,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影保持多年来的增长态势,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902部,全国票房首破600亿元,达到6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6%,实现票房新高。600亿曾是中国众多电影人期待的数字,因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北美票房多年来也一直维持在100亿美金出头,按照此前的汇率,600亿意味着与北美票房相当,然而随着汇率的变化,目前看中国电影票房跟北美还是有一段差距。
而跟北美票房类似的是,票房的增速正在不断下滑,业内担忧中国电影票房恐陷入北美的滞涨困境。猫眼研究院认为,国内票房破600亿大关,但增速为近三年首次低于10%,降温信号明显。不过,增速仍远高于北美,与北美差距进一步缩小。
可以看到,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小镇青年票房推动力正在下降,中国电影前景并不容乐观。元旦档票房遇冷就再次给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敲响了警钟。根据艺恩网数据,2019年元旦档票房仅录得10.5亿,同比下降17.3%。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第一财经表示,预计今年票房会与2018年相当,去年票房增长背后是高口碑电影增加,中国电影要持续增加,需要继续提高电影质量,这样才会有前途。
去年,国产影片票房378.97亿元,市场占比62.15%。有《红海行动》这样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也有《唐人街探案》这样的高票房喜剧电影,更有《我不是药神》这样的高口碑现实题材电影,足见国产电影质量在提升,票房占比已经稳超好莱坞大片。
那么,2019年电影质量会有提升么?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陈少峰指出,去年电影产业撤资比较厉害,估计今年电影数量会减少。去年以来,很多电影公司面临困境。从年初开始,资本撤离大环境开始蔓延,再加上如今频出的整治措施,接连的”地震“,印证这影视产业寒冬的到来,这更加对电影制作公司提出高要求,数量下滑后,质量必须提升才能稳住当年票房持续增长的局面。
另一方面,院线或影院方的寒冬仍将继续。猫眼数据显示,电影荧幕数突破6万块,单银幕票房产出继续下降,影院经济效益面临瓶颈,影投市场集中度下降;新增影院和关闭影院数据较往年都有增长,影院迭代速度加快,市场淘汰加速。近期,金逸影视(002905.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金逸影视2018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至2.33亿,同比变动-32.40%至10.15%,传媒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6.95%。利润下滑背后是影院租金持续高涨以及上座率持续下滑。金逸的数据现实,目前,单影院的平均年租金为100万元。无独有偶,去年12月6日,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198.HK)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份,集团总共欠下的员工薪酬、物业租金和影片供应商版权费等合计4.79亿港元,此外贷款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分别为约34.86亿港元及2.89亿港元。星美控股还公告称,截至去年11月30日,星美旗下约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暂停营业。
据艺恩数据统计,2018年有2578 家(占全部影院的33.13%)票房低于平均的租金成本,营业压力较大。2017 年退出市场的影院数量上升至 245 家,相对于2016年倒逼影院数量增加了131%。仅 2018 年上半年,退出市场的影院数量就达到167家。
对此,陈少峰指出,未来,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院线公司,两极分化将日益明显,行业内并购也必将加速。正如业内经常所说,寒冬中方能体现企业的真实水平,或许今年电影产业发展并不会太顺利,但哪些能够持续做出好作品的公司终将胜出,也必将带领中国电影产业度过寒冬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