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碳排放、碳中和还是目前炙热的碳交易市场,都离不开“碳汇”,即通过一系列绿色种植、植被恢复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自然资源领域,林地和草地、土壤和农田、水域和海洋以及土地的修复及合理利用、国土空间的优化等,实际上都是碳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碳库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
据新疆大学教授的有关研究成果,耕地上秸秆还田与施用有机肥都可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而达到长期固碳的目的。理论上,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升1个百分点,一亩耕地可以固碳3.72吨;一吨有机肥可以固碳0.86吨;一亩盐碱土壤每年可以以酸碱中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41~415千克。西北耕地土壤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盐渍化特点,而盐渍化土地具有明显的固碳能力。
因此,“保护碳汇”这一理念赋予了自然资源部门在履行保护耕地、守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以及制止耕地“非农化”职责方面更新的意义。
今年5月新华社报道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发放首批林业碳票5张,共计碳汇29715吨, 村里一棵树没砍,但卖出了14万元!村民们说,这绿水青山真的换来了金山银山!随着我国“双碳”事业的进程,林业、农田、土壤碳汇的前景将十分广阔,自然资源本身就是最大的碳汇,碳汇就是能变成“金山银山”的最大资产。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碳中和产学研促进会方面:联合政府、智库、企业、社区等相关方,协调和推动实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开展研究提供独立信息,举办会议呼吁达成共识, 与政府合作实施试点项目等方式,推动政府或国际社会将碳中和等议题纳入政策议程。通过信息披露,开发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审计的全球标准,支持企业衡量、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推动企业积极实现碳中和。通过联合合作伙伴设计和实施地方和社区碳中和试点、提升碳中和等议题的公众认知等方式,支持和赋能社区、园区、自然人应对气候变化。
碳中和促进会总体目标
推动城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城乡发展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者:碳中和-碳达峰,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