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点碳排放行业,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当下及未来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2021年12月15日,第二届中国钢铁低碳发展目标与路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由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清华大学联合举办,并邀请了行业内外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现状、挑战、愿景和行动计划。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全球气候风险日益强烈,全球必须加强合作,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应对地球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巴黎协定》确立了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并努力降低于1.5摄氏度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1世纪中叶,甚至到21世纪下半叶,要实现温室气体源的排放与碳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世界各国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也将改变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深度脱碳技术和低碳发展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是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强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的安全。我国也积极开展了减缓行动,宣布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自主减排目标,更新了国家2030年各国自主决定贡献(NDC)目标和行动方案,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何建坤说。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高耗能和高碳排放的行业。我国为实现碳中和的愿景,钢铁行业要加强技术创新、革新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走深度脱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建坤强调:“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希望我国钢铁行业能够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制订和完善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到超前部署和行动,尤其是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在全球先进脱碳技术的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各个行业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文刚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中国兑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研究制订了“1+N”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钢铁行业责无旁贷。”
要正确认识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钢铁是支撑工业文明的脊梁,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人类繁荣和发展的力量来源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必须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当前,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中一些趋势和现象也值得警惕:一方面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先发展优势,谋划推动碳贸易壁垒,更有甚者一边享受将高碳制造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红利,一边将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政治化、污名化,以高排放、高污染脏钢等名义对我国钢铁行业进行抹黑打压。另一方面,国内也存在一些对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偏见。因此,我们要结合钢铁工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钢铁生产高载能的属性本质,既不回避也不冒进,积极稳妥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文刚说。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之路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1+N”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积极采取科学有序、务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文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传统钢铁工业路径减污降碳潜力有限,难以满足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必须以工艺创新为主攻方向,积极支持企业聚焦以氢冶金为代表的颠覆性、革命性工艺技术,以CCUS为代表的碳利用技术,围绕基础理论、工艺路线、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开展全流程、全产业链的系统攻关,攻克钢铁生产低碳技术难题。
二是加快改造升级。在高炉冶炼新工艺成熟之前,我国存量规模最大的高炉炼铁产能要以实现碳达峰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先进节能降碳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化新技术融合等手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三是推进结构优化,积极推进用能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优化,降低过程排放,减少全生命周期排放。在用能上,要积极推进煤炭减量替代消费,加大新能源利用比例。在工艺上,要加快完善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持续发展电炉炼钢,推进废钢资源高效利用。在产品上,要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加强高强高韧、耐蚀耐磨、轻量化长寿命钢材的应用,降低钢材的消费强度。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低碳发展是世界钢铁工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作为第一钢铁工业大国,虽然在氢冶金、低碳冶金等方面比欧盟、日本等钢铁强国起步晚,但是我国钢铁工业也具备后发优势,目前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我们要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发挥产业链配套齐全、产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等优势,加强与各国钢铁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探索钢铁工业低碳绿色的未来发展之路。
扎实推进“双碳”工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导表示:“钢铁行业在去产能、压减产量、资源保障等重点工作中,按照国家行业各方面的产业政策要求,不断提升国内钢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适配性,继续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发展,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量扩张、促产业安全、保资源安全),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等建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积极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我国政府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文件,覆盖全国工业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正在建立。
黄导表示,结合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钢铁工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既要从战略角度加快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加快研发突破性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又要高度重视先进的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改造升级,不断提升钢铁行业系统能效和余热余能的利用效率,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助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低碳绿色的新征程上,钢铁行业在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新能源应用等方面都将迎来新的突破。
提高钢铁价值链的环境绩效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挑战。“我非常赞赏中国在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平衡其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做出的承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2021年10月份,我们明确了逐步去碳化的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减少碳排放50%,比以前的目标增加了3倍多。”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表示。
白睿明坦言,2019年,力拓和中国宝武、清华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致力于共同开发寻找减少碳排放的新方法,提高钢铁价值链的环境绩效。2020年12月份,为了深化与中国宝武、清华大学气候变化合作,力拓出资1000万美元,共同建设微波干燥块矿试验装置项目。与此同时,力拓也在探索各种脱碳化的途径。
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简称:碳中和促进会)2021年成立是为推动3060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科学技术团体组织,其性质为科学工程学会。碳中和促进会在业务上受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碳中和促进会主要为各相关单位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以战略研究、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积极助推城乡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目标。碳中和促进会业务范围主要为城乡碳中和规划咨询服务,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宣贯,协助地方政府及企业做好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会员单位把握低碳政策走向和提升低碳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碳中和促进会宗旨
碳中和促进会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工作指导方向,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己任,以资源节约为中心,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培训、规划咨询等活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互联网+低碳生活,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切实加强组织“碳中和”实施。
碳中和促进会定位
政府方面:认真做好国家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宣贯、落实相关政策调研、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等工作。
企业方面:在“双碳”目标的政策环境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碳中和服务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技术咨询及信息服务,提升其碳减排和碳资产管理能力。根据碳中和整体目标,结合企业行业特性,提供企业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政策规章制度体系、碳排放管理组织机构、碳资产财务管理体系、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支持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企业碳排放管理系统,为企业制定碳市场配额管理策略。开展碳排放交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规避方案研究,提高企业在碳市场中的主动权。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权利结构、企业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提供企业用能权有偿使用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动态跟踪、交易行为指导等技术支持,以便企业适应目前碳约束下的国内外新经营环境。
社会方面:面向全社会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扩大“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信息传播、推广绿色责任理念、引导大众低碳消费、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和低碳意识。
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联合政府、智库、企业、社区等相关方,协调和推动实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开展研究提供独立信息,举办会议呼吁达成共识, 与政府合作实施试点项目等方式,推动政府或国际社会将碳中和等议题纳入政策议程。通过信息披露,开发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审计的全球标准,支持企业衡量、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推动企业积极实现碳中和。通过联合合作伙伴设计和实施地方和社区碳中和试点、提升碳中和等议题的公众认知等方式,支持和赋能社区、园区、自然人应对气候变化。
碳中和促进会总体目标
推动城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城乡发展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学会主要成员:理事会-理事长:翟俊汉 秘书长:李红娜 副理事长:尚文财 副理事长:朱学胜
双碳委员会会长:孟庆存 碳中和促进会书记副会长:李嘉琛 综合处:李彦群 信息处:刘丹 碳交易办公室:谢亦安
ga
发布者:碳中和-碳达峰,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