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首页
  2. 碳银行
  3. 数据运营

金融科技助推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当“金融科技”这个名词从行业热议到街头巷尾讨论时,其对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随之发生。麦肯锡曾发布报告称,金融科技企业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其正在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

10月1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8年会”上,拉卡拉金融副总裁阙雯臻作了“金融科技助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拉卡拉在金融科技层面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带来六大转变

  阙雯臻介绍,金融科技发展至今,所诞生出的科技应用已不再仅仅“为了科技而科技”,更重要的是在应用中,利用数据化的驱动对客户经营模式带来改变。她表示,金融科技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服务更多的场景客户,解决更多客户的痛点,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让客户的体验更佳。

  具体而言,阙雯臻解释,金融科技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六大转变。

  首先是客户的长尾化,即通过数据化的渠道更好地服务所有的客户,而并非以往金融机构服务最重要的20%客户原则。

  “第二是渠道的移动化和服务的场景化,”阙雯臻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化的移动渠道将完全打破物理渠道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第三个变化是,随着移动渠道的盛行,所有的金融服务将不再在原来的金融场景下服务,更多在非金融的场景下去应用。”

  第四是数据的平台化。随着整个金融科技的数字化应用,除了储存数据以外,更多的是将其变成一个数据的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做模型和决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还包括流程的体验化和技术的客户化。让用户从固有的复杂、繁琐的操作程序中解脱,并进一步刺激金融机构自身作出改变。

  “过去很多技术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而现在整个技术其实都是面向客户需求的,几年前要去办理业务可能要拿着身份证去银行排队,进行身份识别时要看身份证的照片是不是跟你本人类似。现在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在远程确定你是这个客户,可以给你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所以说现在科技都是围绕着客户来的。”阙雯臻表示。

  目前,拉卡拉金融的科技创新和应用,都始终围绕着服务更多场景客户、解决更多客户痛点、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进行。

  助力平台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服务客户数量的加大,随之产生海量数据,以及在向客户提供更高效率、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自身也面临着隐性负债高、资金饥渴度高和客户下沉的诸多风险。

  据《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统计,我国互联网应急中心捕获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高达253万余个,同比增长23.4%。

  在数字技术的促进下,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发展潜力被逐步放大,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这其中,团伙欺诈严重、中介作案成本降低、作案手段提高等,使得金融欺诈行为更加隐蔽,金融机构获取和处理数据面临愈加复杂的情况。

  “在整个数字化的时代,更多的还是识别客户的问题,以及应用反欺诈的挑战。”阙雯臻说,“在整个应用场景实现数据化的前提下,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说人脸识别,比对你的定位、你的地址是否匹配,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做一些反馈。这些技术的提供,都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这个客户是谁。”

  资料显示,拉卡拉金融依托于具备金融属性的海量数据,是国内首批将大数据与征信模型相结合并融入到产品服务的金融平台,目前业务涵盖信贷、理财、社区金融等。

  阙雯臻进一步介绍,在确定一个客户是否为欺诈客户时,拉卡拉金融可以利用收集到的客户数据和信息,形成一个关联应用,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网络,然后根据算法计算出这个客户是否存在欺诈的概率,“我们现在这套系统非常成熟,可以在80%-90%左右的客户中,找出2%-3%的欺诈客户。”

  记者了解到,拉卡拉金融自主研发的鹰眼风控引擎和天穹反欺诈云服务,可秒级速度完成对用户的风险画像和风险评估,“鹰眼”可对用户形成360度画像分析与精准的授信策略,极大降低了尽调与征信成本,“天穹”可通过声纹识别、自然语义分析等前沿技术,并运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模型,在毫秒之间精准识别不良客户,极大降低了风险成本。

  目前,拉卡拉金融已具备金融科技输出能力,与更多机构合作,共同经营用户,为传统金融赋能。

  10月1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8年会”上,拉卡拉金融副总裁阙雯臻作了“金融科技助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拉卡拉在金融科技层面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带来六大转变

  阙雯臻介绍,金融科技发展至今,所诞生出的科技应用已不再仅仅“为了科技而科技”,更重要的是在应用中,利用数据化的驱动对客户经营模式带来改变。她表示,金融科技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服务更多的场景客户,解决更多客户的痛点,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让客户的体验更佳。

  具体而言,阙雯臻解释,金融科技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六大转变。

  首先是客户的长尾化,即通过数据化的渠道更好地服务所有的客户,而并非以往金融机构服务最重要的20%客户原则。

  “第二是渠道的移动化和服务的场景化,”阙雯臻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化的移动渠道将完全打破物理渠道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第三个变化是,随着移动渠道的盛行,所有的金融服务将不再在原来的金融场景下服务,更多在非金融的场景下去应用。”

  第四是数据的平台化。随着整个金融科技的数字化应用,除了储存数据以外,更多的是将其变成一个数据的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做模型和决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还包括流程的体验化和技术的客户化。让用户从固有的复杂、繁琐的操作程序中解脱,并进一步刺激金融机构自身作出改变。

  “过去很多技术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而现在整个技术其实都是面向客户需求的,几年前要去办理业务可能要拿着身份证去银行排队,进行身份识别时要看身份证的照片是不是跟你本人类似。现在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在远程确定你是这个客户,可以给你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所以说现在科技都是围绕着客户来的。”阙雯臻表示。

  目前,拉卡拉金融的科技创新和应用,都始终围绕着服务更多场景客户、解决更多客户痛点、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进行。

  助力平台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服务客户数量的加大,随之产生海量数据,以及在向客户提供更高效率、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自身也面临着隐性负债高、资金饥渴度高和客户下沉的诸多风险。

  据《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统计,我国互联网应急中心捕获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高达253万余个,同比增长23.4%。

  在数字技术的促进下,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发展潜力被逐步放大,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这其中,团伙欺诈严重、中介作案成本降低、作案手段提高等,使得金融欺诈行为更加隐蔽,金融机构获取和处理数据面临愈加复杂的情况。

  “在整个数字化的时代,更多的还是识别客户的问题,以及应用反欺诈的挑战。”阙雯臻说,“在整个应用场景实现数据化的前提下,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说人脸识别,比对你的定位、你的地址是否匹配,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做一些反馈。这些技术的提供,都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这个客户是谁。”

  资料显示,拉卡拉金融依托于具备金融属性的海量数据,是国内首批将大数据与征信模型相结合并融入到产品服务的金融平台,目前业务涵盖信贷、理财、社区金融等。

  阙雯臻进一步介绍,在确定一个客户是否为欺诈客户时,拉卡拉金融可以利用收集到的客户数据和信息,形成一个关联应用,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网络,然后根据算法计算出这个客户是否存在欺诈的概率,“我们现在这套系统非常成熟,可以在80%-90%左右的客户中,找出2%-3%的欺诈客户。”

  记者了解到,拉卡拉金融自主研发的鹰眼风控引擎和天穹反欺诈云服务,可秒级速度完成对用户的风险画像和风险评估,“鹰眼”可对用户形成360度画像分析与精准的授信策略,极大降低了尽调与征信成本,“天穹”可通过声纹识别、自然语义分析等前沿技术,并运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模型,在毫秒之间精准识别不良客户,极大降低了风险成本。

  目前,拉卡拉金融已具备金融科技输出能力,与更多机构合作,共同经营用户,为传统金融赋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80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手机同微信:13601393339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cji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