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首页
  2. 碳银行
  3. 数据运营

城农商行倾力扶持民企小微,但多重”瓶颈”尚待突破

 作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城商行和农商行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责无旁贷。近期,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针对城商行服务民企、小微提出三点要求,包括善于运用科技和信息技术等。专家表示,不少城商行出台支持民企和小微的举措,有些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从目前看,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城农商行倾力扶持民企小微,但多重"瓶颈"尚待突破

  (供图:新华社)

  支持措施不断

  为响应国家关于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号召,不少城农商行推出支持措施。

  11月30日,上海银行发布“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30条”,包括围绕建立公平信贷文化、科创与民营和小微结合、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持续优化结算服务流程、完善指标体系和内部配套机制等措施。同时,上海银行行长胡友联与15家科技、先进制造业民企座谈,共商如何破解融资难题。截至2018年10月末,上海银行民企人民币贷款户数占比达75%。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以无形资产质押为核心,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抵押物不足问题,针对上海地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软件著作权质押都已成功放款落地,实现“化无形资产为有形贷款”。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3.9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达60.04%。

  宁波银行单列小微信贷额度,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差异化支持;为鼓励分支机构加大小微贷款投放,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异化考核政策;为鼓励分支行不断扩大小微企业服务的员工队伍,对小微企业员工实施专项补贴。截至9月末,全行共有小微服务团队229个,较年初增加29个,总人数超过1300人,较年初增加300人。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精准贴合民企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完善产品体系,如针对初创期企业,运用信鑫贷、微贷通等产品,以企业订单为主,提供第一笔履约资金;针对成长期企业,运用科贷通、股权质押、投联贷等产品,利用企业专利、股权等无形资产进一步增信;针对成熟期企业,运用小巨人信用贷、税联贷、倍增贷等产品,通过各种担保方式组合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稠州银行上海分行为民企和小微企业打造“只批一次”的高效审批机制,要求优先保障投放小微贷款,不受规模限额控制,并制定月度存贷比指导标准规则,对小微贷款、普惠贷款给予较高的存贷比容忍率,下调民营贷款抵押类贷款最低出账要求。截至10月末,该行小微贷款余额达51.23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1.76亿元,增幅达73.82%。

  为更好地给民企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不少城商行运用金融科技。比如,宁波银行推出“快审快贷”业务,小企业客户通过微信申请链接实现线上快速申请;对于500万元以内的抵押类贷款申请,引入“云评估”智能系统自动评估抵押物价值,在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实现“一日审批,三天放款”的限时服务目标。截至9月末,该行“快审快贷”业务累计授信8086户,累计授信158.87亿元,余额111.27亿元。

  南京银行在客户准入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鑫航标”系统批量获取企业工商、司法、税务、舆情方面的综合信息,设立反欺诈系统,一站式进行初步的信用水平判断与自动识别;在行内审批时,采用风险打分模型,实现自动审批,客户经理根据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在系统内完成信息录入,系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实时给出审批结果,可瞬间完成贷款审查。

  除城商行外,部分农商行也推出举措,支持小微和民企。如上海农商银行推出“千亿百家百场”工程,以未来3年内向民企、小微企业投放信贷额度1000亿元、重点培育支持100家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召开100场民企金融需求对接会为目标,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10月末,该行国标小微贷款余额逾1200亿元,民企数在该行所有公司类贷款客户中占比约85%,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在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客户中,民企户数和融资余额占比均超过90%。

  瓶颈亟待突破

  虽然不少城农商行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和小微企业,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小企业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金融报》记者,该行遇到两大瓶颈,一是信贷规模问题。“即使我行在内部信贷资源的分配上大力倾斜,优先保障小企业业务,尤其是普惠金融业务的投放,但受表外融资缩紧引导部分资金需求回流表内等各类综合因素影响,近两年总体信贷规模不够充裕,尤其中长期贷款投放受限严重。”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企业普遍内部管理欠规范,更少有公开披露要求,使银企间始终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滋生效率浪费及风险隐患。我行致力于通过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缓解该问题。近年通过原上海银监局与上海市税务局共同开展的‘银税互动’平台、与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合作共享企业技术合同备案信息,以及我行自主开发的‘鑫航标’信息平台等多个渠道,多方位收集企业信息,增加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的判断依据。”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城商行出台了具体举措,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当前监管政策要求下,不少银行的小微贷款利率普遍较低,部分小微服务成本已超过利息,将严重制约银行后续展业动力;二是前期不少银行开展的线上贷款尚未走完信贷周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信贷违约可能上升;三是银行支持小微举措较同质,可能扰乱市场,也不利于差异化竞争。”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部高级经理甄新伟认为,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在支持小微和民企方面受限于自身条件,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首先,相比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受客户、融资渠道、地域等因素制约,吸纳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不具有比较优势,在优质中小微企业信贷定价方面往往处于劣势。若定价过高,易发生逆向选择,即越是质量差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越愿意承受城商行较高的信贷利率报价,将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其次,利用信息科技平台可以扩大目标客群,沉淀低成本资金,降低中小微企业服务成本。但信息科技平台或渠道建设需大量前期投入,对城商行而言成本负担较重;此外,城商行在培养和留住专业人才,以服务小微和民企的机制建设方面相对落后。”甄新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要克服上述问题,城商行应选择差异化竞争之路。一是充分发挥信息比较优势。“城商行区域化特征明显,熟悉当地环境,应对业务覆盖区域深耕细作,与区域内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属地信息资源优势,科学识别小微和民企风险特征,精准支持企业发展。”二是积极借助外部信息科技实力雄厚机构的力量。“这可以降低信息科技成本投入,同时达到行业较先进水平的信息科技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渠道和内容,扩大服务辐射范围,增加获客能力。”三是走特色化经营之路。“要充分结合所在区域小微和民企特点,以及特殊经济环境,针对小微和民企的行业、集群特征,着力研发个性化、属地化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培养特色化经营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cjie.com/1542.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手机同微信:13601393339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cji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